GIS圈-GIS学习分享

  • GIS圈
  • GeoServer
  • GPS
  • 资讯
  • 隐私政策
  • 版权声明
GIS圈
一个专注GIS行业,科普地图知识的网站
  1. 首页
  2. GIS
  3. 正文

“北斗+”科普:PPP、RTK、PPP-RTK、NRTK详解

2025年10月20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

技术原理

  • PPP(精密单点定位):不依赖于基站,依靠精确的卫星钟差和轨道数据,利用高精度的卫星双差数据和大气误差模型,通过后处理或实时流服务来消除绝大部分误差,实现米级乃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。
  • RTK(实时动态测量):通过实时差分的方式,利用基站和移动站间的相对位置来提高定位精度。基站位于已知位置,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出卫星观测量与基站已知位置之间的误差,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将误差信息传输给移动站,移动站利用这些信息消除自身定位误差,实现厘米级定位。
  • PPP-RTK(精密单点定位 - 实时动态测量):融合了 PPP 和 RTK 的优势,从观测值层面实现 PPP 与 RTK 的 “紧组合”。利用密集基准站设施精化求解相位偏差、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等参数,重新生成各类改正信息并单独播发给流动站,解决常规 PPP 定位中非差模糊度的快速固定难题,实现快速、准确定位。
  • NRTK(网络 RTK):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均匀分散设置多个基准站,构成一个基准站网。多个基准站将数据发送给中央服务器,中央服务器根据这些数据模拟出一个 “虚拟基准站”,流动站依据这个 “虚拟基准站” 发来的数据完成最终的测量运算。

技术特点

  • PPP:无需基站,可在广阔区域运行;定位精度高,但收敛时间较长,一般需要 20 分钟左右才能实现固定解。
  • RTK:定位精度高,通常能达到厘米级,且实时性强;但存在距离限制,移动站离基准站较远时定位精度会下降,一般单频 > 10km,双频 > 30km 时精度就会受到影响。
  • PPP-RTK:既具有 PPP 不依赖密集基准站的特点,又能像 RTK 一样快速实现厘米级定位,收敛时间短,同时还能实现完好性监控,更符合智能驾驶在功能安全方面的需求。
  • NRTK:精度高,通过网络差分改正可达到厘米级定位精度;范围广,不受传统单基准站服务范围限制,可在较大区域内实现稳定服务;可靠性高,多基站数据融合,提高了抗遮挡和干扰的能力。

应用场景

  • PPP:适用于偏远地区、海洋等基站难以覆盖的环境,如海洋运输中船只的实时追踪和监控、环境监测等。
  • RTK:广泛应用于农业、工程测量、无人机等领域,如精准农业中农机的自动导航、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和监控、无人机的航拍和测绘等。
  • PPP-RTK:主要应用于对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,如自动驾驶、无人机导航等。
  • NRTK:常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且覆盖范围较大的场景,如城市级的大地测量、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定位等。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
标签: 北斗
最后更新:2025年10月20日

菜鸟哥

无意间进入GIS行业,混迹GIS十余年的鸟

点赞
< 上一篇
GGAD-1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“北斗+”科普:PPP、RTK、PPP-RTK、NRTK详解 基于大模型的高精地图的生产与应用 光谷首张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发放! 我国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光谷将打造L3级车路协同示范区 Bouncy Castle-1.71之后ByteUtils工具类废弃
“北斗+”科普:PPP、RTK、PPP-RTK、NRTK详解
中国光谷将打造L3级车路协同示范区 自然资源部印发《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》2023 WGS84与国家大地2000(CGCS200)坐标系区别 智能手机导航定位模块常见术缩写 自然资源部对外公布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3版)》 北斗融合应用成果展-北斗应用越来越广

COPYRIGHT © 2023 ogis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

鄂ICP备2021017226号-1